Heart:BMI如何影响成年先天性心脏病预后?
作者:沃登医学 来源: 日期:2017-08-28 16:13
Tags: BMI 心脏病
2017年8月,发表在《Heart.》的一项研究评估了成年先天性心脏病人群中体重指数的分布情况及其与症状和生存期之间的相关性。
目的:体重指数(BMI)异常与不同心血管疾病患者较高的死亡率相关。BMI在成年先天性心脏病(ACHD)患者中的预后意义未知。研究人员旨在评估ACHD人群中,BMI的分布情况及其与症状和生存期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研究人员纳入了2001~2015年在其所在医院随访的3069名ACHD患者(中位年龄32.6岁)。患者基于BMI分为低重(<18.5)、正常体重(18.5~25)、超重(25~30)或肥胖(>30),并评估了患者症状、运动能力和死亡率。
结果:总体来说,6.2%的患者为低重,51.1%体重正常,28.2%超重,14.6%肥胖。多变量Cox分析显示,较高的BMI与较低的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相关,在调整了年龄、缺陷复杂度、紫绀和目标运动能力后,该相关性仍然保持。较高的BMI尤其与症状性ACHD(HR,0.94;95% CI,0.90~0.98;P=0.002)和具有复杂性潜在心脏缺陷患者(HR,0.96;95% CI,0.91~0.997;P=0.048)更好的预后相关。重复测量体重的具有复杂性心脏缺陷的患者中,减重也与较差的生存期相关(HR,1.82;95% CI,1.02~3.24;P=0.04)。
结论:较高BMI的ACHD患者具有较低的死亡率。BMI和死亡率之间的相关性尤其在症状性复杂性潜在心脏缺陷患者中显着,表明心源性恶病质可能起到了作用。的确,复杂性ACHD患者减重与较高的死亡率相关。
原始出处:
Brida M, et al. Body mass index in adult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Heart. 2017 Aug;103(16):1250-1257. doi: 10.1136/heartjnl-2016-310571. Epub 2017 Feb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