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源资讯 > 行业动态 >

抗栓治疗的临床之行:始于疗效,陷于安全,忠

作者:沃登医学 来源: 日期:2018-03-05 10:56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冠状动脉内不稳定性斑块破裂引起血栓形成,导致的心脏急性严重缺血综合征,斑块破裂和血小板的黏附聚集、血栓形成,造成冠状动脉完全性和非完全性闭塞,出现致命性心律失常,导致猝死的发生。
 
现针对ACS病理基础而生的干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早期搭桥术,其中,药物治疗即抗栓治疗,又包括抗血小板治疗和抗凝血酶治疗两部分[1]。
 
在2月8日的“ACS午间30分:急性冠脉综合征网络公开课”上,复旦大学药学院程能能教授以《新型P2Y12受体抑制剂—从分子到临床》为题,介绍了P2Y12受体抑制剂倍林达(替格瑞洛)的作用机制和主要获益,整理如下。
 
在众多耳熟能详的抗血小板药物中,环氧化酶1(COX-1)抑制剂阿司匹林基础抗血小板药物的地位难以撼动;二磷酸腺苷(ADP)受体拮抗剂氯吡格雷等,通过阻断ADP受体、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此外,替罗非班、阿昔单抗等血小板糖蛋白(GP)IIb/IIIa受体拮抗剂,由于出血风险较高,在各指南中的推荐级别呈下降趋势。
 
随着“后起之秀”的不断涌现,ACS患者抗栓治疗的药物选择呈现出百花争艳的局面,其中,改写了2017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指南推荐的P2Y12受体可逆性拮抗剂替格瑞洛“风光无限”。与“前辈”相比,替格瑞洛到底何德何能得以“独领风骚”呢?
 
既不因噎废食,也不矫枉过正
 
在分秒必争的急诊PCI中,起效时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证实了替格瑞洛起效时间的ONSET/OFFSET研究可谓振聋发聩,为赢得急诊PCI的宝贵时间再添力据。
 
ONSET/OFFSET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研究,纳入123例接受阿司匹林75~100 mg/d治疗的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随机给予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治疗6周 ,起效的主要终点为首次给药后2小时血小板聚集抑制(IPA),失效主要终点为后一次给药后4小时和72小时IPA斜率。
 
结果显示,替格瑞洛负荷剂量后0.5 h IPA显着高于氯吡格雷负荷剂量(41% vs. 8%,P<0.0001);替格瑞洛负荷剂量后2 h IPA依旧显着高于氯吡格雷负荷剂量(88% vs. 38%,P<0.0001)且IPA在2~8小时均维持在较高水平。
 
不仅如此,对于吞咽困难的ACS患者这一特殊人群,替格瑞洛碾碎服用完全可行,且碾碎服用的方式较整片服用可以提供更快的早期血小板抑制。这也是截至目前FDA唯一批准可以碾碎服用的P2Y12受体拮抗剂,为“救心即救命”的绿色通道开启“高速路”。
 
除此之外,声名显赫的PLATO研究亦证实替格瑞洛在降低ACS心血管死亡率的同时并未增加主要出血风险(HR=1.04;95%CI=0.95-1.13;P=0.434)。替格瑞洛的应用,在可以既好又快地减少缺血事件的同时,避免因过度抑制血小板而升高出血风险:既不因噎废食,也不矫枉过正。
 
立足于抗血小板,又不止于抗血小板,血管痉挛Say No
 
除血小板外,其他组织同样具有P2Y12受体分布,如神经胶质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等。替格瑞洛可通过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P2Y12受体,抑制P2Y12介导的血管收缩。因此,替格瑞洛的应用,不但有效抑制了血栓形成,还能阻止血管痉挛和血栓形成后的心肌灌注不足。
 
P2Y12受体分布组织示意图
 
腺苷:意料之外的获益
 
2009年,作为替格瑞洛上市的强临床疗效证据的PLATO研究发布。该研究表明,替格瑞洛较氯吡格雷降低ACS患者的主要复合终点事件(心肌梗死卒中心血管死亡)发生率。但P2Y12途径无法完全解释替格瑞洛的这种显着获益。
 
这可能与其多效性机制之一腺苷途径相关,包括扩张血管增加冠脉血流[2,3]、改善外周动脉功能[4]、缩小梗死面积等[2,5]。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表明,替格瑞洛除了可抑制P2Y12受体外,还可抑制细胞摄取腺苷,成倍提高心肌缺血区域的腺苷浓度,从而增强腺苷的心肌保护作用,有效减轻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后起之秀替格瑞洛,在大型临床试验的推动下,以创新的理论机制走上了ACS抗栓治疗的前线,不仅有严谨的疗效和安全性证据为临床救治保驾护航,亦不断“发挥潜能”,为ACS患者提供利远大于弊的心血管获益,可谓出类拔萃,居功至伟。更随着国内外权威指南的推荐,替格瑞洛的应用理论结合实际,还将为我们带来哪些惊喜——不如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