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分析医学科研的选题
作者:沃登医学 来源: 日期:2017-03-20 10:07
选题是科研的第一步,也是科研工作中战略性的决策。选题充分体现了研究者的科学思维、学术水平、实验能力及其预期目的。选题是贯穿科研全过程的主线,各环节工作都是围绕这条主线运行。所以选题是科研的成败与成果大小的决定因素。
1 选题的原则
为提高疾病防治水平、增强人类体质和提高人口素质服务。在选择医学科研课题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1 需求性原则 选题的方向必须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尽量选择在医药卫生保健事业中有重要意义或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医学基础研究、延缓衰老、提高生命的质量等科学技术课题都属于长远需要的课题。但从临床科研考虑,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主要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大的疾病。 所以选题时,应当根据个人专长、工作基础与单位条件,既可选当前迫切需要的课题,也可选国家发展长远需要的课题。
1.2 创新性原则 创新是科研的生命线。缺乏创新性,就会失去科研立题的前提。若为理论课题,要求有新观点、新发现,得出新结论。若为应用课题,则要求发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或是把原有技术应用于新领域。创新性是科研的灵魂。衡量课题的先进性,主要考核它的创新性如何。
选题的创新性来源于:①所选的课题是前人或他人尚未涉足的;②以往虽有人对某一课题作过研究,但现在提出新问题、新试验依据及新的理论,促使该课题有新的发展、补充或修正;③国外已有人研究,但尚需结合我国实际进行探索属于填补国内此领域的空白。由此可见,充分地复习有关专业文献,及时掌握国内外发展动态,这对保证选题的创新性是十分重要的。
1.3 科学性原则 为保证选题依据的科学性必须做到:①选题时要以辨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与客观规律相一致;②以事实为依据,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③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选题不能与已确认的基本科学规律和理论相矛盾;④充分反映出研究者思路的清晰度与深刻性。选题应尽可能具体、明确。
选题成败与否,主要取决于设计的科学性,其中包括专业设计和统计设计。在专业设计时,被试因素、受试对象与效应指标的选择,应当尽量做到技术路线清楚,设计科学严谨,研究方案具体,实验步骤合理,实验方法和设备先进。在统计学设计时,应当正确选用实验设计或调查设计类型。
1.4 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即指具备完成和实施课题的条件。为达到科研选题的可行性,必须做到:①申请者除技术职称符合规定外,还须具有一定的研究经验和完成课题的研究能力;②课题组全体成员是一支知识与技术结构合理的队伍;③与申请课题有关的研究工作,已有一定的前期工作积累;④具备完成课题的客观条件,如研究手段、动物供应、临床病例、研究时间、协作条件等。
1.5 效益性原则 目前我国只资助具有效益性的项目。具体地说,对于基础课题要求具有理论意义与(或)潜在应用价值。对于应用课题要求具有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2 医学科研课题的种类
2.1 调查研究性课题 这类选题是为了弄清某些疾病在某一时点或时期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状况,利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对被调查研究的对象搜集可靠资料,通过整理、分析、对比、综合、判断和推论,从中总结、概括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如运用流行病学方法解决流行病学、非流行病学、职业病、地方病、环境与健康、临床病例分析等专业的调查研究课题。例如选用《某年洞庭湖疫区洪涝灾害后血吸虫病新发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题目,就具有现实意义和社会效益。
2.2 实验研究性课题 这类选题是为了揭示某种事物或现象的本质,阐明某种事物的运动规律及其机理。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对受试对象在实验条件下观察被试因素所产生的效应。搜集可靠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演绎、归纳、判断、推理,获得理性认识。如基础医学和部分临床医学方面的研究均属此类。
2.3 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的开发应用 这些选题方向主要是指新的诊疗技术和方法的开发、引进与应用。 如核磁共振成像、 断层造影术、闪烁像片、超声波技术等的应用;电脑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新型复合材料的开发、引进及在临床医学中的研制和应用;新方法包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电脑多媒体等高新技术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的应用。这类选题要求研究者博学多才,并与其它学科协作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3 选题的来源
根据我国国情,医学科研选题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来源。
3.1 指令性课题 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考虑全局或本地区医药卫生事业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指定有关单位或个人必须在某一时段完成某一针对性很强的科研任务。这类课题具有行政命令性质,因此称为指令性项目。这类课题的经费额度较大,但获得指令性项目,必须具有雄厚的研究实力。如血吸虫病防治课题,计划生育课题等都属此类课题。
3.2 指导性课题 指导性课题又称招标性课题。国家有关部门根据医药卫生科学发展的需要,制定若干科研项目,引入竞争机制,采取公开招标方式落实计划。在招标中,实行自由申报,同行专家评议,择优资助。尽管对指导性课题申请者的职称要求副高以上,但只要有两名同行专家推荐,副高以下职称者也可能获得中标资格。指导性课题主要有以下渠道。
3.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部每年度颁发招标《项目指南》。有关医药卫生科学的主要类别如下:①面上项目:这类项目面广、量大,占所有资助的大部分。内容包括自由申请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高技术项目与新概念、新构思探索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鼓励35岁以下且具有较高学位或科研能力较强的年青人申报课题。②重点项目:即指处于学科前沿并可能出现突破,具有重要意义的项目,此项目资助强度较大。③重大项目:即指理论与应用意义重大,目标明确,基础坚实,可望在近期取得重大成果的项目。④新医药基础性研究基金:用以资助新医药前期的关键基础性研究和实验。
3.2.2 政府管理部门科研基金 国家、省市及地市科技、教育、卫生行政部门设置医药科学专用研究基金。主要资助应用性课题,重点放在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和职业病的防治研究。
3.3.3 单位科研基金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各单位的市场意识和科研意识增强,均拨出一些经费用于科技开发。资助对象向年青人倾斜,重点资助起步性课题,为下一步申请国家及与省级课题奠定基础。
3.3 委托课题 委托课题来自于各级主管部门、大型厂矿企业和公司,委托单位的目的是看中受托单位的技术力量和设备优势,研制某项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方法,或测试分析某些产品的成份。某些跨国公司利用我国的资源,加大了在我国医学药学的研究投入,资助的力度较大。
3.4 自选课题 临床医学工作者,可以按照个人的专长与经验,在自己岗位上根据本人或单位的需要与可能,自由地选择研究课题。在基层单位,自选课题大有潜力可挖。例如试用一个新药治疗某病,就可有意识地比较新药与原有同类药物疗效和副作用的差异,也可研究该药与其它西药或中药联合用药的效应,还可研究该药疗效与不同性别、年龄段、病情、疗程的关系…… 总之,只要开动脑筋,临床医学工作中的研究课题是大有选择空间的。
4 选题的方法
科研课题不会从天而降,而是来自研究者的勤奋实践、刻苦学习和反复思考而确定的。选题的基本方法大致如下。
4.1 从招标范围中选题 国家基金委员会与各级科研管理部门定期公布的《项目指南》,在指南中不仅列出了招标范围,还指出了鼓励研究的领域。研究者可根据自己已有的工作基础,尤其是个人专长、科室与单位优势、实践经验与设备条件,自由地申请具有竞争力的课题。
4.2 从碰到的问题中选题 日常科研工作中务必注意观察以往没有观察到的现象,发现以往没有发现的问题,外部现象的差异往往是事物内部矛盾的表现。及时抓住这些偶然出现的现象和问题,经过不断细心分析比较,就可能产生重要的原始意念。有了原始意念,就有可能发展成为科研课题,甚至可能是另一种研究的效应结果。如弗来明从培养皿中的青霉菌到抗生素的发现正是从意念中得到启发的结果。所以,应在实践中注意反复观察、记录和积累研究结果、捕捉信息,不断为科研选题提供线索。
4.3 从文献的空白点选题 研究者可根据自己的特长与已掌握专业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查阅近20~30年本专业国内外文献,从中吸取精华,获得启发,寻找空白点。填补国内外专业领域的空白点作为自己的选题,这类课题具有先进性和生命力,有可能在前人或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新观点、新论点和新方法。
4.4 从已有课题延伸中选题 延伸性选题可根据已完成课题的范围和层次,再次从其广度和深度中挖掘出新颖题目。由于研究课题本身并非独立存在,研究者应细心透视其横向联系、纵横交*和互相渗透的现象,也可以进行延伸性选题,使研究工作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工作假说日趋完善,逐步达到学说的新高度。
4.5 从改变研究要素组合中选题 在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研究中,通常每个课题由被试因素、受试对象和效应指标三大要素组成。根据研究目的,有意识地改变原课题三大要素中之一,如发现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就可构成一个新的课题。此法又称旧题发挥法选题。
5 选题的基本程序
选定科研课题,需要经过一个提出问题→查阅文献→形成假说→确定方案→立出课题的过程。
5.1 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是科研选题的始动环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指导作用。事物的本质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必须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分析、综合,才能获得对本质的认识。提出问题时,只有符合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这一基本观点,才能符合客观实际,才有可能认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才可能研究防治疾病的有效措施。
5.2 建立假说 科学假说的必备条件:①要符合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②基于以往的科学资料;③具有个人的初步实践经验体会;④可被重复验证。
问题一经提出,应当进行小范围内的现场调查或实验室研究,再次查阅文献与有关资料。关注他人是如何建立其假说、确立技术路线、设计新的试验方法、根据实验结果修正或推翻原有假说,进一步提出和完善新的假说。力求科学假说符合“思路新、 起点高、意义大”的基本原则。
5.3 选题报告 在科学假说成立之后,就应当围绕这一假说,进行科学构思,确立科研题目。为使选题更加全面、正确和完善,通常需要邀请同行和专家集体评估选题方案,集体参与选题报告会,收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并能克服个人知识面相对窄狭、专业相对局限和有限的调研之间的矛盾。 选题报告包括如下内容: 课题的意义、立题依据、国内外有关进展、完成果题的技术路线与关键、方法及指标选择、预试情况、预期成果、安排与进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通过选题报告会的讨论,研究者可以综合不同的学术观点和思路,丰富立题论据与方法、修改和补充立题时的不足之处。有助于克服片面性,启发自己从新角度考虑问题。因此,选题报告会在整个选题过程中同样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5.4 确定申请部门与学科 一旦完成选题工作以后,研究者必须冷静考虑向何处申请投标。 由于不同部门资助专业范围不同, 不同学科侧重点和资助的强度各异,因此在申报时必须作到“知己知彼、有的放矢、部门对路、学科正好。”
上一篇:关于医学科研课题的申请和申请书的撰写
下一篇:如何探究一个医学课题?